IT和CT如何更好的融合?东数西算推动算网一体化建设
算力资源是数字经济发展的重要底座,随着全社会数字化转型的不断深入,算力规模迎来爆发式增长。同时,算力供给方式从单点生态向集群生态迈进,以及以智能化、边缘计算为主的新型业务加速发展,传统云网业务已无法满足多样泛在、即取即用的业务需求,算力与网络深度融合发展、构建灵活高效的一体化新型信息基础设施是大势所趋。
在近日举办的2023移动云大会上,移动云发布全国首套算网体系,并展示了业界首个算网大脑。算网大脑是算网体系的神经中枢,是对算力和网络资源统一编排、调度的核心系统。基于这样一种强效算网大脑,移动云在业务上能实现怎样的新突破?对此,会上也给出了答案:移动云借助其可提取各行业典型业务场景,构建东视西渲、东数西存、中训边推等东数西算类任务式服务,充分利用闲置算力,降低运营成本和客户成本。
沿着算力网络的演进路径,也为更好地解决在数字化转型不断深化的当下,云计算发展所面临的新挑战,移动云正式发布了面向算力网络打造的新型技术架构体系——“移动云技术内核3.0”,朝着算网一体、实现社会算力共享的目标加速前进。
首个算网大脑发布,技术内核全新升级
算力需求的爆发伴随着诸多挑战,如何汇聚全社会泛在算力资源,优化算力供给,更好地满足多样化算力需求,同时保障全链路的安全可靠,成为云计算行业面临的共同课题。
正是基于算力市场的迫切需求,“移动云技术内核3.0”应运而生。据发布会介绍,“移动云技术内核3.0”包含基础设施层、算网大脑层、算网运营层三层技术架构体系,具有泛在接入、海量算力、异构协同、能力汇聚、算网大脑、安全可信六大特点,赋能算力、算效升级。
算网大脑可基于对资源的实时感知、智能编排、灵活调度等能力,生成算网服务的最优解,且目前移动云已基于强效算网大脑构建东数西算类、强算AI类、任务渲染类、泛视频类四大典型应用场景,并与十余家国内智算、超算等数据中心开展算力并网。
算网大脑也使得“任务式服务”成为可能,从而盘活社会算力,利用闲置算力降低运营成本和客户成本,让算力加速走向普惠。以算网大脑在浙江横店视频渲染项目中的应用为例,通过算网大脑能力利用西部低价闲置算力实现“东数西渲”,使综合成本下降了14%左右。
建设算网基础设施,优化多元算力供给
高效可靠的网络是提供泛在融合算力接入的前提。“移动云技术内核3.0”以云专网打造算网融合泛在接入,云专网覆盖304个城市,实现数据中心物理互通,可提供百T级的带宽容量。此外,通过将SRv6技术运用于云间互联实现确定性路由,进而又能提供最短路径、最低时延、最低成本等差异化网络服务,最终实现百公里时延低至0.8ms。面向不同场景,移动云还提供云专线、5G云专线、VPN、SD-WAN一跳入云等10余种入云方式,实现最短分钟级开通上云。
云专网之上,移动云通过分布式资源布局海量算力,围绕京津冀、长三角、粤港澳等八大国家算力枢纽,形成了4+N+31+X分布式资源布局,边缘云全网节点布局超过1000个,覆盖全国所有地市。目前,移动云已提供如云主机、裸金属服务器等多种算力产品服务,共计四百多款算力规格。
为了解决多类型算力整合的问题,移动云还首发了COCA(Compute on chip Architecture)软硬一体片上计算架构,并同步发布第五代云主机、云存储等产品。通过COCA架构,移动云旨在打造基于自研可编程DPU、多元异构智能算力、高性能RDMA网络、Diskless存储架构引擎等技术的大模型算力基础设施,实现高性能算力集群化横向融合与垂直抽象,统一实现计算、存储、网络、安全、管控能力的硬件卸载加速,从而实现云边异构协同,降低边缘业务响应时延,繁荣算力生态。
多方合力推动算网演进
工信部赛迪智库电子信息研究所所长温晓君认为,在政策、需求、技术合力驱动下,作为信息基础设施的两大核心要素的算力和网络,通过相互促进、深度融合推动算力网络持续演进。
在政策层面,2020年4月国家发改委发布“新基建”战略,明确包含信息基础设施、融合基础设施等。2021年5月多部委联合印发《全国一体化大数据中心协同创新体系算力枢纽实施方案》,提出建设全国一体化算力网络国家枢纽节点,加快实施“东数西算”工程,提升跨区域算力调度水平,构建国家算力网络体系。
在需求层面,现代产业体系对计算和网络提出了更高要求,超高清、AR/VR、智能网联汽车等对网络资源要求极高,要求极低时延、极低丢包、大带宽的网络资源;同时,还要求高精度、低处理时延等高性能计算资源。在此背景下,对计算或网络单方面的性能优化无法满足现代产业体系、新技术新产业新业态的发展需求,且算网资源隔离形态不利于资源利用率的提升。需求导向下,驱动算网不断融合,通过算网融合提升整体性能。
在技术层面,传统计算与传统网络均面临单一学科理论难以突破的挑战,例如摩尔定律放缓、登纳德缩放定律失效、香农定律触及极限、冯氏架构出现存储墙功耗墙的问题。多学科交叉融合是创新突破的重要路径,计算和网络融合将助力突破单领域发展瓶颈,实现算网跨越式发展。
回顾历史,算力演进与网络演进相辅相成,总体而言共分为三个阶段。第一阶段是计算机与互联网。20世纪60年代中期,由于各个研究机构中的大型计算机均处于孤立状态,不能相互通信,而且不同厂商生产的计算机不能进行信息交互。由此产生了TCP/IP协议,大大促进了网络互联的进度。
第二阶段是云计算。过去十年,云计算的出现,实现了算力由分布式到集中的转化。云计算厂商通过建立网络服务器集群,向各种不同类型客户提供在线软件服务、硬件租借、数据存储、计算分析等不同类型的服务。
第三阶段是5G+AI迅猛发展。随着5G的发展,5G网络下沉部署可以灵活接入边缘计算资源,带来边缘计算的发展,云计算从集中走向分布。随着人工智能进入千行百业,计算从通用的CPU计算向AI算力方向发展。算力呈现多元化和泛在化趋势。
温晓君表示,在此背景下,计算与网络需要新的发展,需要新的发展形态和发展阶段,即算力网络阶段。
破解技术难题,面向最终用户
算力算网的发展融入了IT和CT两个领域,涉及运营商、ICT厂商、行业伙伴、最终用户等,需要产业界携手共进、凝聚合力。
根据华为预测,未来十年全球联接数量将超过2000亿;通用计算算力将增长10倍,达到3.3 ZFLOPS,智能算力将增长500倍,达到105 ZFLOPS。未来不仅网络将像太平洋一样宽广,算力也将爆发式增长,与业务呈现螺旋式上升,促进通信产业演进。从全球分布来看,中国算力总量排名全球第二,人均算力则排名全球中下游,且存在行业之间、区域之间不平衡的问题。所以算力网络蕴含着巨大机遇,也是ICT行业的使命所在。
华为中国区运营商算力网络工作组组长、高级营销专家刘航认为,要实现算力服务“一点接入、即取即用”,需要考虑4个重点:多样性的算力的供给体系、公共算力服务模式、全新算网使用体验、最优的算力成本结构。华为则将智能算网分解为“四力”,从夯实运力、增强算力、强化存力、完善脑力入手,构筑行业数智转型的坚实ICT底座。
在新华三集团运营商事业部技术总监陈峰看来,随着算力网络进入商用阶段,一些重大关键技术问题亟待解决。例如,算力供应如何实现绿色节能、可持续发展,网络是否稳定可靠、符合高品质要求,算力网络是否考虑全局性风险、安全防护是否到位。作为数字化解决方案的领导者,新华三在液冷方面多有突破,实现了算力能力的低成本、绿色节能;同时积极打造算力确定性网络,为客户提供高品质服务。在安全方面,新华三构建了4方面能力:全域洞察、全栈可视,精准处置、数据赋能,协同防御、策略管控,认知重构、自主恢复。
展望2023年,陈峰期待与业界强化合作,加快算力网络在液冷、确定性网络、安全方面的标准和规范制定,并期望业界加大先进技术的试点投入力度,提前规划、扩大规模,有效降低新型技术的使用成本。
诺基亚贝尔中国移动事业部首席技术官胡旸认为,未来十年将是“网络+计算”可持续性发展的阶段。在通信网络代际演进过程中,网络与计算相互融合、迭代演进,推进网络边界不断扩大,6G将满足体验、速率、可靠、连接、时延、定位、能效等需求,成为“七边形战士”。而算力网络也将驱动ICT产业融合发展,成为网络IT化转型的重要举措,以及重构价值链和重塑生态体系的契机。
为了在新的ICT形态下做到可持续性发展,安全内生成为必要条件,对此诺基亚明确了系统性能、敏捷软件、网络即服务三阶段发展战略。展望算网融合未来演进,编排管理、算间网络、入算网络将成为重要趋势。
如前所述,智能算网涉及多个环节,其中用户是不可或缺的重要部分。为此,通信世界全媒体总编辑刘启诚呼吁,算力产业链需要面向最终用户,将算网资源转化为用户可以感知的产品和服务,实现算网资源能力与业务的紧密结合,以真正服务好社会进步和数字经济发展。“如同无根之木、无源之水,脱离了用户的算力没有任何价值可言。”
2023年,随着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的深入发展,以算力为核心生产力的时代将加速到来。这将为数字经济发展注入全新活力,也将成为通信行业深度转型的契机。随着产业链合作的不断深入,智能算网前景可期,大有可为。